对于捡破烂来说,我们那个时代的孩子都经历过,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举动,实则是一场关于劳动认知的深刻教育。
它教会了我们勤劳与坚持,让我们懂得了“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的道理,这句话出自朱柏庐《朱子治家格言》,这不仅仅是简朴生活的写照,更是心灵深处对世间万物深沉敬畏的共鸣。
如果说捡破烂等于劳动,等于寒暑假作业,等于给学校添砖加瓦。八十年代出生的人肯定不相信,还以为是天方夜谭呢。但是每一次弯腰拾起,都是对自我价值的肯定,也是对社会贡献的一份微薄之力。
其实这并没有什么奇怪的,记得我上三四年级的时候,一到秋天收获的季节,整个学校的学生都去给管理站生产队挖过土豆,掰过苞米,收过蓖麻,这就是劳动必修课。
尤其是60年代出生的,都经历过上午上课,下午劳动的学习生活。我是70年出生的,也就赶上劳动的尾巴,好像80年代初就没有这项寒暑假劳动作业了,那时候各行各业都在改革,所以寒暑假老师留的语文作业,数学作业,还有写日记作业,都是以学习文化为主,劳动作业慢慢的退出了历史舞台。
在每个寒暑假,学校都给我们留下劳动的作业,这是每个学生必须要完成的任务,任务就是一个人一筐有机肥(就是马粪牛粪猪粪)或者十块旧砖,两斤废铁。
我不知道别的城市有没有这样的劳动作业。我们是大庆油田,在全国是有一号的。所以我们特殊,我们有条件也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不怕累,不怕苦,这是当年铁人王进喜的经典口号,所以我们大庆油田的子弟天生就有一种天不怕地不怕,不服输的气概。
你们想一想,大庆油田到处都是草甸子盐碱地,上哪去捡东西,捡破烂,而且大庆油田是一个刚刚建设起来的新型城市。
八十年代初是大庆建设高峰期,捡东西就要去建设工地,到各个单位的周边去捡破烂,用我们的坏孩子来讲,这都不是什么问题,可对于好学生就是一件很为难的事情,他们拉不下脸来,这种所谓的捡跟偷,拿,抢没有什么两样,都需要勇气。
我们这些淘气的孩子每次上缴都是废铁和红砖,学习好的同学上缴都是一筐筐马粪蛋牛粪蛋,我们坏小子都会掐着鼻子装成非常臭的样子,然后哈哈大笑,指指点点。
其实我们夸张的表情和动作是很伤人心的,有一种杀人无形的味道,就像践踏了一张张很干净的白纸似的,更让那些三好学生,大队长中队长小队长们,更加地瞧不起我们这帮坏小子,我们很卑劣也很无耻。
我记得,有一次洋娃娃潘玉红总算缴了一些废铜烂铁。
李东看见了走过去,双手抱胸,嘴角挂着一抹意味深长的笑,眼神中既有好奇也有几分挑衅并略带戏谑的说道“潘玉红,潘大班长,你爸是派出所的所长,怎么?你也开始拿公家的破烂了?”
“这是我捡的”潘玉红理直气壮的说道。她站直身子,胸膛微微起伏,显然对这样的误解感到不满。
“哟,哟,哟!大班长在哪捡的,你告诉我,我也去捡捡,这方圆几里,除了马粪蛋牛粪蛋,哪还有铜啊铁啊!我看你这就是偷的,大班长还干这事情,真不知道羞耻啊!”
气的潘玉红脸红红的,眼泪差一点掉下来,狠狠地盯着李东。这让我看的心里很疼啊!我心中惦记喜欢的女孩子怎能这样被欺负,但我也不能太向着潘玉红,我俩是冤家,可我还是要打个圆场“东子行了,别闹了,咱们该走了”
李东摇着头哼唱着“我在马路边捡到一分钱,把它交给警察叔叔手里边,叔叔拿着钱,对我把头点......”
我见状,连忙打着圆场,试图以轻松化解这不经意间尴尬“班长,别生气,东子就这德行,没心没肺的,你别跟他一般见识”
然而,我的话音未落,潘玉红那突如其来的怒气马上倾泻在我身上,她的眼神里多了几分怒火“你也不是什么好东西,你比他更阴暗更阴险”
我这是招谁了?惹谁了?大晴天的被雷劈,点背到家了。我的心又一次被我喜欢的人蹂躏伤害了,上帝啊!你老人家怎么对我这么不公平!让我一次次受到无情的打击和摧残,让我在潘玉红的面前,抬不起我男子汉高傲的头颅,想想我也是顶天立地,名声在外,厚颜无耻的流氓小混混啊。
我怎么就在她面前抬不起头来?在她面前就英雄气短,颜面扫地,真是卤水点豆腐一物降一物。她,便是我命中注定的那抹温柔劫。天杀的,谁叫我喜欢她呢,盖世神武大名鼎鼎杨老七的我,灰溜溜地连屁都不敢多放一句,就在她的眼前消失的无影无踪了。
说起寒暑假劳动的任务,我在这里要表扬一下我们的蔡丽丽和尹晓雅同学,她俩是我们每一次行动的前哨,也就是侦察兵,给我们在不远处望风,手里拿着树枝,只要她俩把树枝举起来,我们就会迅速离开施工现场,在尹晓雅的激励下,我们这个小小的群体,开始了一段充满挑战与奇迹的旅程。
我们的战斗力是非常强的,执行力也非常坚决,一切行动听指挥,我们这支队伍是以部队的编制完成的,我们是以一个班为单位,分工明确,而且配合默契,这是长时间积累磨合的结果。
我们无非拿一点破铜烂铁,好东西我们还是不敢拿的,所以说我们那方圆十几公里的单位工厂车间仓库,铁路两侧的村庄,我们都走遍了,我们的行走,当时真有一点红军二万五千长征的意味,我们的精力也非常旺盛,不觉得累,不觉得苦。
我不知道,我们所谓的捡东西,会对我们的将来有什么样的影响,对我们的前途影响几何,对我们的成长影响多大,虽然我们当时并没有意识到这些,也想不到那么多,可多多少少的影响着某些人,为某些人日后犯了错误而付出沉重的代价。
谁也不是圣人,谁也不知道自己的人生轨迹到底是怎样的抛物线。谁也不能改变自己的人生轨迹或者是重新再来。
但是快乐伴随着我们,我们无忧无虑,我们快快乐乐过好,玩好,疯好每一天。
我们这些前八栋的十个孩子通常都是很齐心的,用我们的话来说,我们就是一个作战集体,蔡丽丽和尹晓雅她俩是我们这个集体后勤部正式人员,也是我们的侦察兵,也是我们的眼睛。
说起尹晓雅,她可是我们这一群体中唯一的高干子弟,而且智商都比我们高出一截,她不仅是我们这个小小群体中的璀璨星辰,更是那座无形的高塔,让我们仰望,心生敬畏。我们这些孩子家庭成分都是贫下中农,祖宗八代都是根红苗正,老实巴交的地道农民。
可尹晓雅的父母,是历经风雨终见晴空的智者,昔日蒙冤的高级知识分子,其家族渊源可追溯至那悠远的书香门第,世代传承着文人的风骨与贵人的气韵。你听听她父母给她起的名字尹晓雅,便如春风拂面,雅致脱俗。这二字,不仅蕴含了父母对她温婉才情的期许,更仿佛是对过往云烟中那份清高与纯洁的致敬。她大姐尹晓萌,一“萌”字,生机勃勃,预示着家族新生之希望,尽显家族文化底蕴之深厚,取名之匠心独运。看看,多有水准,多有文化。
在看看我们的名字,什么海龙,李东,赵亮,学锋,为民,党生,丽丽,花花,艳艳,红红,满大街都是这些重样的名字,他奶奶的叫都叫烂了。
更可气的叫海龙的人,我们中心村就有七八个。赵海龙,李海龙,王海龙…我杨海龙在这些海龙中是最牛最有名的,我还是希望大家这样叫我,杨家的杨老七就是个臭流氓。
在看看人家尹晓雅的父母笑看人生苦短,人生几何,乐观地看待生活,磨练自己身心,终于等来了拨乱反正,终于等到了社会主义大船重新摆正,吹响了改革的号角,让全中国的知识分子重新看到了希望,也让尹晓雅的父母官复原职,听说还给补发了不老少大团结大白边,她家一下子翻身当地主了,在我们村里那就是相当相当的有钱了。
尹晓雅之所以能成为我们当中的一员,最最最主要的是她手中时常有些零花钱,三毛钱四毛钱,可在我们眼里那就相当相当的不少了,每当夏日炎炎,阳光炙烤着大地,在她的慷慨下,三分钱的黄颜色的冰棍够我们这个集体每人一根,让我们每个人都享受到那份难得的甜蜜与清凉。那一刻,冰棍的甜蜜不仅仅在舌尖融化,更在每个人的心间荡漾开来,拉近了彼此的距离。
吃人嘴短,拿人手短,这古老的智慧在我们之间悄然生效。尹晓雅以她独有的方式,用那些看似微不足道的零花钱,编织了一张无形的纽带,将我们紧紧相连。谁又会拒绝这样一位既能带来物质,又能以纯真之心相待的朋友呢?于是,她自然而然地成为了我们不可或缺的一员,共同在童年的时光里,留下了无数欢声笑语和难忘的记忆,能不让她跟我们玩吗?
那时的冰棍分为有奶油的,没有奶油的,没有奶油的里面又分带色的和不带色的。有奶油的5分钱、带色的3分钱、不带色的2分钱。你想想谁不想吃奶油冰棍,可我们的钱不够,我们之所以愿意捡废铜烂铁,愿意满世界溜达,除了完成学校交给的任务之外,更主要的是我们还能换一些零花钱,来满足我们的嘴的需要。我们正是长身体的时候,也正是嘴比较馋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