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青凝视着她的背影,心中泛起一阵涟漪。他瞬间确定,眼前这女子,非陈圆圆莫属。他自己曾见过阿珂的绝世容颜,但陈圆圆的美,竟然胜过了阿珂,让人目瞪口呆。

“陈圆圆,果然是你吗?“苏青轻声道,眸光中满是惊喜。

陈圆圆微微一怔,然后淡淡一笑,她的声音如同清风拂过,轻柔而清澈,“你好像来错地方了,这里只有静谧,没有陈圆圆。“

苏青笑了,他不再怀疑,“我知道,你就是传说中的陈圆圆。你的容貌,无人可及。我特地前来寻找你的。“

陈圆圆的眼神变得有些忧郁,她轻轻叹了口气,“寻找我?为何?我所做的一切,已经害了天下苍生。我在这里,忏悔已久。“

苏青深深地看着陈圆圆,心中涌起同情之情,“陈圆圆,你不能将一切罪孽都归咎于自己。红颜祸水,那只是推卸责任的说辞。“

陈圆圆黯然神伤,“你不了解,我从前的罪孽,无论如何忏悔,也无法赎回。陈圆圆的名字已经随风化去,只剩下赎罪的寂静。“

苏青的眼中充满了理解和同情,他轻声劝解,“天下传说平西王为了你而投降满清,只是一种责任推卸。如果吴三桂真的忠于明朝,就算没有你,也会有其他理由。“

苏青顿时注意到陈圆圆的面容,她的眉头微微蹙起,那是一丝不易察觉的忧虑之情。而她的手指轻轻抚摸着道袍的衣襟,动作中透露出的不安和内心的矛盾,这让苏青更能理解她的内心挣扎。

苏青开口说道:“吴三桂已经死了!”

陈圆圆闻言,神情愣住,她颤声问道:“吴三桂,他……他已经去世了吗?”她的声音带着难以置信和惊愕,仿佛这个消息让她陷入了一个难以置信的梦境。她的眼睛瞪大,凝视着苏青,仿佛要从他的眼睛里找到答案。

苏青点了点头,坦然回答:“是的,吴三桂已经离世。我之所以前来,正是为了让你知晓此事,以免心中忧虑。”他的眼神温暖而坚定,仿佛在向她传递安慰。

陈圆圆的眉头舒展,她感到释然。她微微一笑,真诚地说:“公子,多谢你的关心,你不必再为我担忧。”她的眼中有一抹感激之情,也有一丝释然。

然而,苏青并没有立刻离去,他转而提起了陈圆圆的女儿:“陈圆圆,还记得你的女儿吗?”

陈圆圆闻言,她的心跳加快,疑惑地问:“公子,你怎么知道我的女儿?”她的眼中充满了困惑和期待,仿佛希望得到一份奇迹般的好消息。她的手轻轻抚摸着自己的胸口,仿佛要镇定下激动的心情。

苏青面带微笑,温和地回答:“我知道她平安无事,并且在学习武艺。她是个聪慧的女孩,你不必担忧。”他的声音柔和而温暖,如同一股温泉流过她的心田,带来了莫大的安慰。

陈圆圆听到女儿平安,眼中充满了感慨和喜悦。她深深地鞠了一躬,感激地说:“公子,多谢你的关心和照顾。我一直担心她的安危,现在终于放心了。”她的眼睛湿润了,仿佛要将内心的喜悦和感激表露无遗。

庭院中,细雨仍在轻轻洒落,如同天使的眷顾,两人的对话如同这悠然的雨声,温暖而又带着一丝沉静。

“陈圆圆,你应该去见下你的女儿。“苏青开口了,他的声音柔和而坚定,如同远处流水的声音,“我知道这对你来说是个艰难的决定,但是你的女儿,阿珂,一直都渴望见到你。“

陈圆圆的手颤抖着,她的内心在剧烈地摇晃。她回忆起了过去,那段她不愿提及的经历。“公子,你明白吗?我过去的一切,我的身份,我怕会给你带来麻烦。“

苏青的目光坚定地与陈圆圆对视,“陈圆圆,你不必再背负过去的阴影。阿珂渴望见到她的母亲,这是她多年的愿望。你的出现将给她带来无比的快乐。“

陈圆圆的内心开始松动,她感到泪水在眼眶里打转。“好吧,我答应了。我会同行,见见我的女儿。“

苏青微笑着,轻轻地拍了拍陈圆圆的肩膀。“你做出了正确的决定。我会安排一切,让你们尽快团聚。“

几天后,苏青和陈圆圆来到了海边,等待着前往神龙岛的大船。海风轻拂着他们的脸庞,阳光洒在波光粼粼的海面上,仿佛在为这个团聚的时刻预示着吉兆。

苏青转向陈圆圆,温柔地说道,“陈圆圆,我会尽力保守你的身份,让阿珂不会感到不快。我还会给她写一封信,解释一切。“

陈圆圆点点头,她的眼中充满了感激。“谢谢你,公子。我真的不知道怎么报答你。“

大船终于抵达神龙岛,阿珂在海滩上等待着,她的眼神充满了期待。苏青和陈圆圆走下船,阿珂的目光落在了陈圆圆身上,她的表情一度迷茫。

苏青默默地离开,把时间留给了她们母女。他知道,她们需要时间来修复这个家庭的破裂,但他也明白,他的任务还没做完。

他还要再次回到云南,因为吴三桂的军队还没有彻底的投降。

在云南的战斗中,苏青已经成功地让神龙教渗透敌方的势力,收编了当地的反抗军队,使他的军队更加强大。

而且他们配还备了先进的税法上燧发枪,每一次攻克城市都显得如行云流水。

苏青的影响力在云南地区逐渐加强,他的军队变得越来越无敌。与此同时,他在神龙教内部安插的暗探也帮助他收集情报,使他更好地掌握了局势。

当夏风拂过云南的山脉,一周之后,吴三桂死亡的消息传遍天下。在这个风起云涌的时刻,吴三桂麾下的将士们心情颓丧,不知所措。苏青的大军却高歌猛进,像一道狂飙,将云南的后方踏平。

在云南的深山之中,有一支吴三桂的军队,他们的士气低落,传言中的苏青大军让他们胆颤心惊。一名年轻的士兵悄悄地对同伴说:“听说苏青手下的兵器可都是精良的火器,我们这些人怎么抵挡得了?”

不久,投降潮开始涌现。部分吴三桂麾下的将领见到苏青大军压境,胆怯不已,最终选择了投降,放下了手中的刀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