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天后,扬州据点传来消息,有人要见苏青。苏青决定带着九公主前往,这个人前来似乎与陈近南的死有关。
扬州据点内,苏青和九公主会见了天地会兄弟,见面时他们一个个神情沉痛,好像失去了亲人一般。
苏青决定请天地会众人入内详谈,大家进入大厅分宾主落座。在昏暗的大厅中,烛光映衬下,众人的脸庞都带着阴郁的神态。
“陈总舵主武功高强,怎么会突然身亡?这背后必然有原因。“苏青的眼神锐利,投向吴六奇,一位身材矮小但眼神坚定的男子。
吴六奇站起身,笃定地说道:“总舵主是延平郡王门下,前几日府中有请总舵主商议反清大事,我有幸随同前往。但情节远非商议如何反清,而是一场阴谋。“
苏青点头表示了解,脑海中浮现出延平郡王府的画面,华丽的府内,隐含着危险的气息。
吴六奇继续道:“总舵主前往府中,带着三位天地会兄弟,但听说府内情势危险,延平郡王突然身亡,实际上是有人计划如何除掉总舵主。“
一阵沉默后,苏青又问道:“可有其他争端?“
吴六奇思索片刻,说道:“大公子郑克臧和二公子郑克爽之争,总舵主一直支持大公子。“
此时,苏青的脸上闪过一丝明悟之色。他理解,是郑克爽忍不住动手了。
“郑克爽趁机拿下大公子,并秘密掌权,隐瞒此事。“吴六奇的声音沉重。
苏青深吸一口气,心情愈发沉重,天地会发生这样的事,天下的局势更复杂了。
“二公子知道总舵主不会善罢甘休,因此设法将总舵主引回府内,以消除后患。“吴六奇继续说道。
“他们延平郡王府的人围攻总舵主,以冯锡范为首,他号称一剑无血,武功堪比总舵主。“吴六奇的声音中带着不容忽视的悲痛。
“在危机关头,郑克爽趁机刺伤了总舵主。尽管总舵主受伤,但他仍然保持着冷静,然后轻松制服了郑克爽。
但是,最终总舵主选择把他放了回去,“吴六奇继续说道。“他不愿对不起延平郡王。“
九公主的眉头紧皱,她的内心充满了疑惑和担忧。“郑克爽一剑伤及总舵主要害?“
吴六奇点了点头,神情沉重。“是的,总舵主受了重伤。“
众人一时陷入了沉默,房间里弥漫着紧张的气氛。
“吴六奇,“苏青疑惑地看着众人,“你们为什么要告诉我这些?“
吴六奇的眼神坚定,他面对苏青说道:“因为我们希望加入神龙教,为反清复明贡献我们的力量。“
苏青深吸一口气,理解了他们的来意。“但你们必须明白,加入神龙教意味着必须遵循教规,不再支持唐王一系。“
众人齐声表示同意,他们已商议好听从苏青的吩咐,因为他们相信长平公主在神龙教中地位高于唐王,愿意为了反清的事业投靠神龙教。
当苏青听到吴六奇等人的应答后,微笑着欢迎他们加入神龙教。
有了天地会数十万兄弟的加入,神龙教就有了与清庭正面对抗的能力了。
吴六奇等人齐声叹息,随后齐齐向苏青行礼,表示参见教主。
这个时候,系统的提示音响起。
“叮咚,恭喜宿主完成了收服天地会,壮大神龙教成就,获得了二百五十万积分奖励。”
虽然是苏青对二百五这个数字有点不满,但他还是满意地笑了笑。
他的眼中闪烁着野心和智慧,这个奖励是他迈向更大目标的一步。
对苏青而言,天地会的加入只是锦上添花,他并不强求所有人都归顺神龙教。他深知,统一的力量背后必须有真正的信仰和忠诚。
有吴六奇等领袖的带领,原天地会的七成人员选择加入神龙教,而剩下的三成支持唐王。
这一分裂的局面令天下反清势力感到担忧,但苏青并不在意。他只需真正臣服于自己的人。
一个月后,苏青成功整合了加入神龙教的七成天地会力量,使教门实力大增。
在幽暗的大殿中,众人围坐一堂,充满了对未来的决心。
苏青认可吴六奇的才华和忠诚,授予他一万人的领导权。吴六奇领命后,眼中闪过一抹激动和责任。
吴六奇等人被神龙教的实力震撼,他们曾只是小打小闹,无法与这支像样的正规军相比。他们的眼神中充满了敬畏,但也有着对未来的期待。
这一变化令天地会的成员们充满信心,他们相信有这样的力量,可以驱逐满清朝廷,实现光复汉人河山的梦想,他们此刻的胸中燃烧着坚定的火焰。
又过了三个月,一则消息震动了整个天下。
吴三桂杀害南巡抚朱过之,自封兵马大元帅,提出兴明讨虏的口号,福建的耿精忠和广东的尚可喜同时响应吴三桂的号召起兵对抗清庭,掀起了天下反清的浪潮。
苏青的眼中闪过一丝疑惑,他知道这一变化将对他的计划产生深远影响。
九公主眼中闪烁着莫名的神色:“吴三桂果然如你当初所说的起兵造反了。”
苏青轻轻地安抚着九公主,他的声音充满着决心:“公主,这将是我们掌控云南的时机。”
……
这个时候的云南。
战场上的局势正陷入了胶着状态,吴三桂虽然是统治着一省,但鞑子的势力占领着中原大地,吴三桂及反清大军的兵力和财力远远不及清廷,让他形势变得十分艰难,败局逐渐显现。
吴三桂站在战场上,眺望着前方炮火纷飞的景象。他的军队虽然壮大,但面对清军的强大实力,他感到了沉重的压力。他知道,这个局面如果继续下去,必败无疑。
与此同时,军中的内部矛盾也开始显现出来。耿精忠和尚可喜等人的表现让吴三桂感到担忧,他们是否另有打算,吴三桂心中也没有底。
在战场的另一侧,清廷采用了分化和拉拢等手段,试图削弱反清势力。这让吴三桂更加感到压力倍增,他知道,时间不等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