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就让小耀多休息一天,我们初八去大北京逛一逛。”司机老张低沉的声音,像是冬日里的一阵暖风。
小耀听了更精神了,雀跃道:“好耶,去玩!”他的语气中带着几分迫不及待,用这份欢呼表达心中的激动。
他挥舞着小手,脱口而出:“初八我想去国家博物馆!”
陆淼淼闻言一惊,眼中闪过一丝惊讶与欣喜。她赞许地说道:“很棒,那我们就去国家博物馆好好地参观一下。”
她顿了顿,继续说道:“国家博物馆可是个好地方,里面有很多珍贵的文物,也蕴藏着丰富的历史故事,小耀一定会喜欢的。”
张华看了看墙上的挂钟,意识到时光已悄然流逝,便微微一笑,提议道:“时候不早了,我把这只屯鸭给大家蒸上,中午饭咱们吃这个。我保证大家吃了,还想吃!”
他的话音刚落,便俯身从编织袋中小心翼翼地挑出那只阳新屯鸭。屯鸭的皮色金黄,肉质紧实,散发着一股独特的香气,仿佛在诉说着家乡的味道。
张华将鸭子放在案板上,动作娴熟的开始处理。他用锋利的刀划开鸭腹,取出内脏,随后用清水细细冲洗,确保每一寸肌理都干净无瑕。
在一旁观望的陆淼淼和小耀,目不转睛地盯着张华的动作,仿佛在欣赏一场精妙的厨艺表演。陆母更是忍不住凑近了一些,眼中满是好奇与期待。
张华将处理好的屯鸭放入蒸锅,撒上一些家传的秘制香料,随后盖上锅盖,点燃炉火。随着蒸汽缓缓升腾,香料的芬芳与鸭肉的香气交织在一起,弥漫在整个厨房,令人垂涎欲滴。
不久,厨房里便充满了诱人的香气,将每一个角落都浸润在这股浓郁的美味之中。
陆父嗅到这股香气,忍不住深吸一口气,脸上露出期待的神情:“这味道,真是勾人啊!”
终于,蒸锅的盖子被缓缓揭开,热气腾腾中,屯鸭的香气愈发浓烈。张华小心翼翼地将鸭子端上桌,脸上挂着自信的微笑:“来,大家尝尝这正宗的阳新屯鸭。”
陆父迫不及待地夹了一块鸭肉,轻轻放入口中。肉质鲜嫩多汁,香料的味道恰到好处地渗透其中,令他不由得闭上眼睛,细细品味。睁开眼,他满脸惊喜:“张叔,这味道真是绝了!”
爱心老板也不甘示弱,拿起筷子夹了一块,咬下一口,脸上立刻绽放出满足的笑容:“好吃!我还要!”
陆母和陆淼淼也纷纷品尝,脸上露出赞许的神情。
司机老张点头称赞:“本家叔叔啊,您这手艺真是没的说,这屯鸭的味道,让人回味无穷。”
张华见大家如此满意,心中充满了成就感与喜悦。他微微一笑,谦逊地说道:“不过是家常味道,大家喜欢就好。”
水足饭饱之后,众人纷纷打道回府,各忙各的去了。
初八的清晨,天还未完全亮透,薄雾像一层轻纱笼罩着街道,空气中弥漫着初春特有的清洌。
陆淼淼早早起床,整理好旅行背包,装上肉干、热牛奶、酒精湿纸巾等生活必需品。
她脚步轻快地带着父母前往爱心老板的早餐店,心中隐隐有些紧张,却又对即将踏上的未知旅程充满了期待。
当她推开店门时,张华已经站在门里面等候,小耀则攥着爷爷的衣领,笑弯了眉眼。
“小耀,今天要听陆姐姐的话,好好玩。”张华将小耀递给陆淼淼,叮嘱道。
“好哒,爷爷,我会很乖的。”小耀郑重地点头答应。
张司机早已将车停在路边,车门敞开着。陆淼淼抱着小耀上了车,父母紧随其后。车子缓缓启动,驶向国家博物馆的方向。
车窗外的景色飞速后退,小耀趴在车窗上,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外面,生怕错过任何一处风景。
到了国家博物馆,宏伟的建筑映入眼帘,巨大的石柱和宽阔的台阶仿佛在诉说着历史的厚重。陆淼淼牵着小耀的手,一步步走上台阶,心中涌起一阵庄重与敬畏。
她低头看了看小耀,轻声说道:“小耀,这里可是藏着我们国家最珍贵的宝物,每一件都有它自己的故事。”
走进展厅,陆淼淼带着小耀来到“古代中国”展区。她的目光落在一件青铜器上,眼中闪烁着几分兴奋与敬畏,声音轻柔地介绍道:“小耀,你看,这是‘后母戊鼎’,它是商代晚期的青铜器,也是目前世界上发现的最大最重的青铜鼎。”
小耀仰起头,目光紧紧盯着那件巨大的青铜器,眼中闪烁着几分好奇与震撼。他疑惑地问道:“陆姐姐,它为什么叫‘后母戊鼎’呢?”
陆淼淼微微一笑,温柔且耐心地解释道:“这个名字来源于鼎内壁的铭文,‘后母戊’指的是商王武丁的妻子妇妌,她掌握了商朝至高的农耕祭祀权。这座鼎是她的儿子为她铸造的,用来祭祀她的灵魂。”
她顿了顿,她的手指轻轻指向鼎身上的纹路,继续说道:“你看,鼎身上的纹饰非常精美,有雷纹、云纹和兽面纹,这些都是商代青铜器的典型特征。它们不仅是为了装饰,还象征着权力与神性。”
小耀听得入神,惊叹道:“好厉害啊!”
陆淼淼点点头,柔声道:“是啊,它不仅是一件艺术品,更是我们中华文明的象征。它告诉我们,几千年前的人们就已经有了如此高超的技艺和深厚的文化。”
接着,陆淼淼又带小耀来到“四羊方尊”前。她的目光落在那件精美的青铜器上,语气敬畏地说道:“小耀,这是‘四羊青铜方尊’,它是商代晚期的青铜酒器,在现存的商代青铜方尊中体型是最大的,也是国家博物馆的镇馆之宝之一。”
小耀仰起头,目光紧紧盯着那件青铜器,不解道:“陆姐姐,它为什么叫‘四羊青铜方尊’呢?”
“你看,它的四角各有一只羊头,羊在古代象征着吉祥与丰收,所以这件器物不仅是一件酒器,还寄托了古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她顿了顿,详细地接着说道:“它的制作工艺非常复杂,需要将青铜液倒入模具中,经过多次铸造和打磨才能完成。”
“陆姐姐,那个好像是08年奥运会开幕式用来表演的鼓一样的东西……”小耀指着前方不远处的青铜器说道,满脸疑惑,“这难道也是古代的青铜器吗?”
“小耀真聪明,这确实也是一件青铜器,叫做铜鉴缶,出土于湖北省随州市的曾侯乙墓。另外一件真品,藏于湖北省博物馆。”陆淼淼将小耀抱到铜鉴缶跟前,娓娓道来,“铜鉴缶是一种用于盛酒的礼器,它由内外两层组成。外层为鉴,是一种大型的盛水容器,通常用于祭祀或礼仪场合。鉴体呈圆形,口径宽阔,腹部略微鼓起,底部平稳。鉴的表面往往装饰有精美的纹饰。”
“内层为缶。这是一种用于盛酒的容器,通常较小,便于携带和使用。铜鉴缶的内层缶体与外层鉴体紧密嵌套,形成一个完整的器物。缶的表面同样装饰有华丽的纹饰,与鉴体相呼应,展现出极高的工艺水平。冬天的时候,鉴内放热水用于温酒;等到了夏天,鉴里面放冰块,用来冰镇酒。”
“这不就是古代的‘冰箱’吗?”小耀笑着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