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三在工作和生活中,看到一些不雅的事情,或者涉及到别人秘密的事情,此类事情一旦说出去,就会造成自己与他人,或者别人之间的矛盾,但是不说,心理挺憋屈的,埋藏的秘密也是很痛苦的。
有一次,阿三看见朋友的妻子,跟别的男人的暧昧行为。当时是在电影院,自己刚好坐在后排,好尴尬。回来之后,自己总是说,是告诉朋友,还是不告诉朋友。告诉吧,这个家吵起来,肯定破裂了,也有一种可能是,告诉吧,朋友还不信,我反被她老婆大骂一顿,诬陷他。本来都拍好相片、视频作为证据的,最后还是删除了。这种事情确实不好去转告或者宣传,知道朋友老婆不忠就可以了。看见而不说,看透而不说透。让此事慢慢烂在肚子里吧。
看见别人的不足,不说透,或者不说,体现一个人的修养。毕竟自己也不是什么完美之人,也不是圣人。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
有些事讲得太明白就会伤人;有事情看到了,处理不好,也会伤人。沉默是金,一切自有定数,人在做天在看,谁也逃不过。
有些话真不该说,说出来就如泼出去的水,再也收不回来,伤了人的心,一辈子都难愈合,这也是人性的弱点。
不能揭人之短,树己之威。
不存在利益关系,什么都能忍受,少管闲事,有时反而过得自在。
当年二哥和二嫂吵架很凶,阿三看见了,过去劝说。现在二哥和二嫂两人好的要命,有时候反而是阿三的尴尬,因为人家吵架是为了更好的调味活着的意义,夫妻生活调味剂。
“看透不说透”是一种为人处世的智慧。它意味着尽管能够洞悉事物的本质或他人的真实意图,但选择不直接点明或揭露。这样做既是对他人的一种尊重和理解,避免让对方陷入尴尬或难堪的境地,比如在社交场合中,即使看出某人的行为背后的真实目的,也不会当面拆穿,而是给对方留有余地。同时也是对自己的一种保护,避免因直言不讳而引发不必要的矛盾或冲突。
给别人留有余地,也是给自己留有余地。
在生活中,有很多事情都适用“看透不说透”的原则。例如在人际交往中,当发现朋友的一些小缺点或不足之处时,不一定要当面指出,而是可以通过其他委婉的方式帮助其改进;在工作中,对于同事、家人的一些工作方式或决策,即便有不同看法,也不急于表达,而是先观察和思考,寻找合适的时机再沟通。这种做法能够让人际关系更加和谐,减少摩擦和误解,使人们在相处中更加舒适自在。
阿三想,有时候太直接,会带来灾难,太直接,会影响人际关系。要保护自己就是装没看见,装不懂,装笨之类的。有时候,太逞强,太要强,会引来人身的安全等等。
所以,看见就看见吧。关我什么事情,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想法,活法,没有必要去揭发人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