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明翰精神具有丰盈的时代涵义。总的来说就是:在国家和民族遭受亡国灭种之危机的特殊历史时刻,所表现出的爱国主义精神、共产主义精神和无私奉献精神,这些新一代的中国进步知识分子的共有特点,完美地统一在了夏明翰的思想和行动之中,它们是伟大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夏明翰精神的集中体现。
夏明翰精神的时代价值一百多年过去了,以夏明翰为代表的仁人志士不懈奋斗、前赴后继,才换来了今天祖国的独立和富强.当前,我们瞄准"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中国国际影响力稳步提升,一步步跨入大国强国序列.指出:“我们现在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要接近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因此,现代社会更需要我们凝心聚力、振奋精神,重拾夏明翰精神,全国上下一心,砥砺斗志,以夏明翰坚定不移的意志紧跟党的方向,以夏明翰顽强拼搏的血性勇挑重担、敢于担当,不惧怕一切来犯之敌,以夏明翰乐观豁达的心态正确看待国际风云变幻,“撸起袖子加油干”,以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懈奋斗。
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需要,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创造了绝地反击的世界奇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我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精髓和当代以夏明翰为代表的中华民族爱国志士的精神底蕴.我们要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魂聚气、强本固基的伟大工程,展示我们中华民族的社会主义核心
价值观自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信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超越.党的“十八大”以人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完善,中国人民素质持续提升,构筑起了中华民族砥砺前行的精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与夏明翰精神一脉相承、与时俱进,新时期这是赋予新
内涵、新概念的民族精神,更是继续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精神支柱。
为了坚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需要,改革开放之初,虽然我国提出了科教兴国战略,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思想教育没有做到足够重视,大多数青少年只关心知识的学习、技能的养成,爱国意识较为淡泊,同志曾说过,我们两手都要硬,两手都要抓,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缺一不可。尤其是当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机遇期,更不能忽视精神文明的建设近代思想家、教育家梁启超在《少年中国说》中是这样说的:“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夏明翰更是以28岁的年轻生命,诠释了中国人献身国家、民族的使命和意义之所在.沉痛的历史告诫我们,作为夏明翰精神核心的爱国主义精神,在当代科教兴国战略背景下,必须高度重视教育的重要性。
夏明翰在其28载的短暂人生历程中,把个人命运与国家民族紧紧地联系在一起,他崇高的爱国情怀、坚毅的奋斗精神、大公无私的奉献精神,是留给我们的宝贵精神财富,我们中华民族要世世代代永续传承“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
我们从这首耳熟能详的就义诗中,可以感受到夏明翰不惧生死为革命献身的精神,体现岀GCD人的高尚人格魅力,对共产主义信仰坚定不移。
正因为有这样成千上万像夏明翰的革命英烈,中国革命才能取得胜利,迎来新中国,奔向幸福的康庄大道。
让我们不断重温那段热血沸腾的历史,感受夏明翰革命的一生。虽然他的生命永远定格在28岁,很年轻,但永远活在我们的心中,激励后人不断前进。
如今,在夏明翰烈士的故乡,一批批的“后来人”,用自己的智慧和汗水将这里变成百姓安居乐业的和谐景象,人们也纷纷来这里瞻仰、缅怀他的光辉事迹。夏明翰故居讲解员刘娜:“让更多的人走近夏明翰,了解夏明翰,学习并传承他的革命精神,让明翰精神在新时代熠熠生辉。”
夏明翰生活的年代饱受帝国主义的侵略和封建主义、帝国主义的压迫,中华民族四面楚歌,实现中华民族的解放是整个全社会共同的目标。夏明翰的一生始终坚持爱国主义,这也是夏明翰精神中最伟大的部分。
夏明翰的爱国主义情感在幼年时期就已经萌芽。夏明翰8岁时,跟随母亲来到九江,看到江面大量野蛮的外国轮船,他气愤不已,当即作出了一首惊艳四座的童诗:“洋船水上漂,洋旗空中飘,洋人逞威风,国耻恨难消。”
1917年,17岁的夏明翰的爱国意识更强了,他投入到救国运动中,组织了“沙子会”“衡诗社”、“湘宾诗画社”等系列爱国社团。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夏明翰也将众多的学生组织起来,成立了湘南学生联合会,在各地积极散播传单,编排剧目,痛斥着帝国主义的可耻行为,帮助人们认识到帝国主义和政府的真面目。夏明翰还亲自组织爱国维持会、抵制日货分会等组织,深入一线抵制日货,尽管他的行为面临着生命的危险,但他从未考虑自己的安危,他勇敢地站在了一线。
在夏明翰心中,要救国救民,不仅要反对帝国主义,还要铲除昏庸无道的封建主义。夏明翰自小在封建家庭长大,但是他一直不喜欢封建思想,随着时间的推移,夏明翰接受的新文化思想越来越多,他开始摒弃封建主义,最终,他冲破封建家庭束缚,反抗落后的制度。当时的中国,军阀割据,人民生活困顿不堪,军阀们只顾自己大发国难财,不顾人民的死活,更没有将国家命运放在心上。夏明翰主张大家猛烈进攻军阀[4]。1920年2月,在夏明翰的领导下,反张敬尧斗争展开了,最终,张敬尧被成功赶出湖南,夏明翰喜极而泣,当即作诗:“张督新藏刀,治湘一团糟。杀人又放火,民众怨声高。吾辈齐奋起,驱张胆气豪。张毒如老鼠,夹起尾巴逃。”
夏明翰不仅是爱国主义者,还是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的拥戴者,他将自己的行为与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紧密结合,坚定了自己的崇高信念,这也是夏明翰精神的灵魂所在。
五四运动的成功给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带来了契机,参加五四运动后,夏明翰对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兴趣更加浓厚了。1921年夏明翰来到湖南自修大学,在这里,他系统地接受了马克思主义的洗礼,这让他的理论水平得到了飞速的提升,此时,夏明翰已经学会了用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分析实践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对革命的意志变得更加坚定了,在他心中,加入中国GCD就是要切实为实现人民的解放事业而奋斗,为中华民族而努力奋斗!
夏明翰曾经在自己的遗书中提到,自己的一生没有遗憾,他将共产主义作为自己的人生准则,只要可以实现真理,即便付出生命也在所不惜。这里,我们可以看出他坚定的信念和对人民事业的忠诚。革命运动过程中,夏明翰按上级指示辗转多地,发动了一大批农民和工人参加革命,他严格要求自己,哪里需要他,他就到哪里去。夏明翰的勇敢、忠诚、坚毅,夏明翰对共产主义的信仰、对马克思主义的忠贞,让我们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