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中有令,梁安自然不得不从,看了看旁边的福伯,之后站了起来。
“今天就先到这儿,等过两天小爷再过来陪你们好好玩玩。”
“小爷教给你们的舞蹈,你们可别忘了,一定要勤加练习,下次过来,可别再跳成这个样子了。”
梁安冲着旁边的小柒说了一声。
“知道了,小公爷!”小柒侧身行礼,把头低了下去,满脸羞红。
梁安的要求是越来越高了。
把这边的事情叮嘱完之后,梁安便不再耽搁,快马加鞭地赶往皇宫。
上马车的时候,梁安还换了一身衣服。
总不能这样入宫吧?
那可是对陛下的大不敬,万一牵连梁家,那可就不好了!
半个时辰之后。
梁安出现在宫门口。
梁胜看到梁安过来的时候,重重地舒了口气,然后立刻走了过来。
之后再来福公公的带领之下,朝着皇宫大内而去,去往御书房的路上,梁胜扫了一眼自己的次子。
“你实话给为父说,今天的策论到底是怎么回事?”
“你肚子里面有几斤墨水,我一会还不知道吗?这东西你到底是在哪儿看到的?如果真的是抄来的,就给为父说,为父一定帮你摘干净。”
“切莫在大殿之上胡说,别落得一个欺君之罪。”
梁安:“……”
自己在老子眼中,就是这样的一个货色?
虽然他平时纨绔了几分,但该做的事情一样都没落下。
为了讨好这位老父亲的欢心,他也在书房待过一段时间,只是太过于无聊了。
更何况,这东西不是信手拈来吗?
谁让他早就已经不是原身了?
“放心吧爹,儿子还不会拿这件事情胡闹,儿子既然已经说了,自然是有几分把握的,满朝文武都没答出来的问题,儿子能去哪里抄答案?”
“你把心放到肚子里了,儿子自有应对之策!”
看着梁安一副信誓旦旦的样子。
梁胜悬着的心缓缓落了下来。
罢了。
事已至此,追究已经没用了,只希望梁安说的是实话,否则,他们可就得倒霉了。
……
御书房之中。
工部尚书,兵部尚书和户部尚书正盯着面前的策论,两眼放光。
尤其是户部尚书。
本来就掌管天下钱粮,对银钱一道,自然要比别人敏锐很多,看到这篇策论的时候,他脑中已经有了一个大致的轮廓。
给出这篇策论的人,真的是个天才。
要是真的能实施。
他们和北齐之间的矛盾便能迎刃而解,不仅如此,还能两国结交,真是好计策。
“陛下,这策论是谁做出来的,简直就是上上之策,老臣怎么没想到呢?”
户部尚书沈万财拿着策论,冲着龙皇说道。
“哦,沈爱卿,你也认为这是上上之策?”龙皇开口。
“可不是。”沈万财神情激动:“嗯,要是能将策论一一展现,我朝定能国威大盛!”
兵部尚书王兵眉头微微皱了一下。
在他看来。
什么都没有自身的拳头来得重要。
北方的人既然想要打他们的主意,那就直接打回去,让他们知道他们的厉害。
搞这些弯弯绕绕有什么用?
还要为他们着想,简直是多此一举。
对于这份策论,王兵只是扫了一眼,并不言语。
至于工部尚书……
从头到尾就是一个透明人,既不发表意见,也没多说一句。
他也觉得特别稀罕,自己就是一个工部尚书,让他建阁楼或者打造铁器还行,可要让他来商量这种朝中大事,便有点捉襟见肘了。
因此。
陈健一句话都没说。
“陛下,梁国公和他的儿子正在外面等候。”
龙皇点了点头:“你们不是想知道做出这份策论的人是谁吗?人来了你们可以和他好好聊聊!”
说完,冲着总管太监点了点头:“传他们进来吧!”
没一会儿。
梁安和梁胜便进入到御书房之中。
两人一进大殿,便冲着龙皇行了一礼:“臣拜见陛下!”
龙皇看了看梁胜,又扫了一眼他身旁的梁安,道:“起来吧!”
等众人全都起身之后。
沈万财第一个来到梁胜身边,一脸兴奋地说道:“梁国公,这份策论是出自您之手吗?”
“没想到,梁国公不仅有将帅之才,甚至还有如此治国良策,倒是下官眼拙了。”
梁胜还没来得及多说,便被沈万财扣了一顶高帽。
他整个人有点懵,忍不住看了看坐在高位之上的龙皇。
龙皇也没解释,还有旁边的太子殿下,从梁安进来之时,便把目光停留在梁安身上,一副看好戏的样子。
就在沈万财不停给梁胜戴高帽之时,饶是梁胜脸皮厚,可现在也有点架不住,赶紧摆手。
“沈大人,这份策论不是出自本官之手。”
“这是梁胜的爱子,梁安做出来的策论,各位大人有何高见?”龙皇非常合时宜的开口。
轰!
此话一出,御书房都安静了一会儿。
三位尚书有点茫然地看着梁安。
不是。
这是不是有点儿戏?
梁安的名号他们自然也是听说过的,据说是京城一纨绔,怎么可能做出如此策论?
不是他们故意盯着梁安。
而是梁安身为京都唯一国公之子,自然深受众人关注。
梁安所做之事,他们自然有所耳闻。
如今,突然听闻一个浪荡子,突然痛改前非,还献上了治国良方,这种话本里才有的传奇故事,他们能信才怪了。
“陛下,此事并非儿戏,这份策论乃治国之良方,梁安一个黄毛小儿,如何能有这等见识?”李兵开口说道。
这话一出。
梁胜脸上的神色都变得难看起来。
什么意思?
这是看不上他的儿子。
他刚刚都已经问了,这的确出自梁安之手。
既然梁安都已经说了,他自然是站在梁安这边的。
“你……”梁胜正准备反驳。
“行了!”龙皇开口:“让你们过来,不是让你们来吵架的。”
“策论就在你们面前,如果你们不信,可以询问一下具体方略。”
“梁安,朕问你,这份策论是否出自你手?”